随遇而安的卢旺达人
2011-06-13 17:26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可对于宗教从来都怀有一颗“敬畏”的心。去年我随老公来卢旺达常驻,发现这里大多数人都信奉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什么的,离我们驻地不远就有两三个天主教堂,每次外出经过时,都会往那里多瞄几眼,心里说,复活节一定要来这里看看。

  终于等到了今年的复活节。4月24日上午,阳光明媚。我们开车先去最近的那个教堂,四周的路边已经停满了车,我们只能在离教堂较远一点的地方停好车,然后慢慢向教堂走去。

  路上来来往往的人很多,大多数人都穿着节日盛装,脸上的表情比较平静。教堂门口站满了人,我们只好侧身走进教堂,在后面一排找个空位子迅速坐下。此时,布道台上有一个神父正在做着什么,台下的唱诗班正在唱着赞美诗,听不懂他们唱的什么,但感觉很庄严。

  整个教堂坐满了人,但除了唱诗班的歌声和下面人群的附和声之外,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音。一段赞美诗唱完之后,一群穿着白袍的孩童手里捧着东西穿越人群直奔圣坛,然后将手里的东西放在圣桌上,这时神父说了些什么,下面的人群都站立起来也大声说着什么,我们也跟着站立起来,这跟我在国内见到的情形完全不一样。

 

  这期间我的眼睛一边盯着神父、一边四处巡视,终于看到也有人在拍照,于是也就抢拍了几张。即便已经很小心了,但我的行为还是引起了边上一位女教徒的不满,她戳了戳我说:这不是音乐会,这是复活节的仪式。我想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一下,可她已不打算听我的解释了。算了,在她看来,或许我的行为真的冒犯了上帝。

  从这个教堂出来,我们又赶往另外一个“圣家教堂”(St. Famille)。远远就看见教堂的门口同样站满了人,这一次我们没再往里面走。环顾了一下四周,也看到不少背着相机的人,于是我们决定拍几张外景就离开,没成想快门刚按了两下,一个年轻人就冲到我们面前,大声用当地语说着什么,还指指头上的伤疤,看我们听不懂,又张开手里硬币指给我们看,原来是找我们要钱的,头上的伤疤是不是大屠杀留下的,我们不得而知,只好给了他500卢郎(不到一个美元),他才满意地离开,而我的心情较之先前的期待而变得有些扫兴。

  记得刚来这里的时候,有时外出逛街,总能碰到几岁大的孩子用中文“你好”向我们打招呼,然后伸出手,用熟练的英语说:GIVE ME MONEY! 他们脸上的表情很坦然,没有一丝的羞涩,如果你给了钱,也见不到脸上有什么变化。如果你不给,也没什么关系。

  然而,这些孩子并不是只会伸手要钱。每次到菜市场去买菜,一下车总是会有一群孩子或者年轻人围上来喊:Give me a job,要我们提供一份工作。所谓的工作也只是你买东西时,他用当地语帮你讨价还价、帮你拎东西,然后帮你送到车上,最后拿到200卢郎的小费就心满意足了。尽管每次买的东西都不多,但我还是很愿意将这份工作提供给这些孩子来做。

  每次去外地,经常会在路上见到几岁的孩子吃力地拎着差不多有自己身高一半的饮水桶,或者头顶着柴草费力前行,每次看到这样的情景我都有些心疼、不忍,这种情形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比较常见,但我不认为这仅仅只是因为贫穷而造成的,因为从小培养孩子的生存意识是西方人的观念,我们中国人在这方面还真要向西方多学习。

 

  我们中国人买东西喜欢讨价还价,在这里同样如此,不过此地的生意经却大相径庭。我们的惯性思维是买你的东西多了,你应该便宜些给我,而他们的想法是如果你买我很多东西,要我降低价格,那我岂不是要少赚很多!况且也不愿意你一次性买走他的货物,那样的话,剩下来的时间里,就没有事情好做了,钱可以少赚,重要的是一定要开心、快活。

  在国内经常听人讲,非洲人不会过日子,存不住钱。他们只要口袋里有了钱,就会找地儿潇洒、享受,等钱花光了,他们才会跑回来上班。有时需要赶工,无论许诺给多少工钱,就是招不来人,一旦囊中羞涩,他们就会死缠烂打地要求一份工作,哪怕工钱少得可怜。来到卢旺达,我找到了这其中的一些奥妙。他们没有必要像我们一样深谋远虑,因为上帝赐与了他们一块宝地,丰富的雨水和充足的阳光让这片土地上生长了足够让人果腹的食物,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一个天然的恒温箱,这里的人永远都不会感受到饥饿和严寒的残酷,所以这里的人生活简单、快乐!而这不正是我们苦苦追求的人生真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