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在千丘之国的美丽花朵
2012-03-13 11:25

  漫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街头,无论闲逛街头的市民,还是行色匆匆的路人,抑或伸手讨钱的孩童,他们穿的衣服都整洁如新。如果你初到基加利,仅从市容和民众的风貌上看,很难想象这里是媒体所描绘的非洲大陆,不敢相信这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那为何人们的穿着如此……?

  打听之后才得知,卢旺达有关法律条文规定:凡穿着破烂、邋遢上街的人统统抓去坐牢。在法律约束之下,即便是烈日当空,也不时能看到西装革履的身影出现街头,特别是人群中妇女身上的装扮更是街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卢旺达的妇女社会地位极高。据不完全统计,女性在公务员中的比例占到了60%左右。目前政府部门中近40%的部长是知识妇女,她们留学国外,都拥有硕士以上的高学历。今天刚在CCTV非洲台上露面的外交合作部部长露易丝,2008年欣然接受卡加梅总统的邀请,放弃长期旅居美国的优裕条件,回卢国出任政府新闻部长,2009年12月起任外交与合作部长。任职期间,她充分利用各种政治场合和媒体向外界宣传卢旺达,向世人展示一个客观真实的卢旺达。她还常用“脸谱”等新的互联网交流平台与网友讨论时事。

  现任农业部长的阿尼斯·卡丽巴塔女士是农学博士,从处长干到部长,事事亲力亲为,常年奔走山间水边,体察民情,她曾专门赴华考察,要将中国的梯田和灌溉经验引进卢旺达,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现状。

  卢旺达性别和家庭关系部长阿罗西娅·茵由巴1994-1999年曾任此职,后在议会工作,如今重返这个岗位。多年来,她致力于提高卢旺达妇女地位、改善妇女儿童健康和教育。她曾4次访华,学习中国在团结、组织妇女方面的经验,并创立了卢旺达妇女论坛。在今年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该部发起了“卢旺达妇女与女孩月”倡议,口号是“提高妇女和女孩的地位,巩固家庭纽带”。整个三月份系列活动包括:1、“关注营养不良,保障妇女健康”,联手农业部推广家庭菜园子示范工程,口号是“吃得健康,活得健康”;2、支持妇女自主经营,提高妇女经济地位,口号是“卢旺达妇女在进步”;3、促进女生教育,侧重职业教育和理工科教育,争取不让一个女孩辍学,口号是“妇女受教育,带动全民族”;4、加强普法教育,反对家庭暴力,口号是“良治带来幸福生活”。

  这些妇女精英们的所作所为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被称之为最美丽的女性。

  卢旺达妇女的地位高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早在图西王朝,因王后拥有很高的权威,于是奠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另外,卢旺达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妇女事业的发展。2003年的宪法明文规定政府和议会各决策部门的女性比例不得低于30%,据最新资料,卢众议院的女议员已达56%。2007年12月,泛非议会遴选委员会授予卢旺达总统卡加梅“非洲妇女事业促进奖”,以表彰他为推进卢旺达妇女事业和实施增强本国妇女能力政策所做出的努力。

  卢国的女性真正撑起了国家的半个天,这种情况在非洲不算少见,但在全球却不多见。

  爱美的天性和职业的要求让她们对服饰的追求达到了一种极致。虽然在她们的衣着上很难见到时下的流行元素,但专属于她们的服饰风格却像山谷中寂静开放的野花,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因为人种的关系,卢国的妇女在结婚生育之后,个个像俄罗斯的大婶。这对天生爱美的女性而言不见得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对于丈夫们来说,妻子的身材越是壮实,自己的面子就愈加光彩。面对这样的尴尬,造物主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赐给当地妇女一个天使般的面孔。如果只看她们的脖子以上的部分,绝对只会联想到魔鬼般的身材。如黑丝绸般细腻的肤质让她们省去了涂脂抹粉的繁琐工序,带给人的是清新的、天然去雕饰般的自然之美。奇特的习俗、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适合她们自身的极具特色的服饰风格。

  这里地处赤道以南3度内,适宜的温度让当地人无法体会四季的变化,近乎原生态的自然条件让这里的蓝天、绿水和青山显得如此这般的纯净。当地的妇女极其喜爱色彩饱和度极高的颜色,黑黑的肤色与衣服色彩对比所产生的强烈冲击力往往会让观赏对象无视她身材上的瑕疵。同时,这种强烈的对比效果也与周边的环境相得益彰。一袭略过脚腕的长裙可以防止蚊虫的叮咬,剪裁合体的鱼尾裙型可以彰显女性凹凸有致的曲线,衣服上的大块花色图案永远在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此时粗壮的身材在旁观者的眼中就变得似有似无了。一想到这些,不由得要去佩服她们在服饰上面所表露出来的智慧。

  “女人是为美而生的,”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到了非洲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们馆里有三位当地女性雇员,无论是做文秘还是做清洁工,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形象。因为工作关系,跟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接触得比较多,据她自己讲,她和家人身上的衣服都会在中高档裁缝店定制,穿上这样的衣服每天来上班带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管是热情奔放还是知性优雅,都令人赏心悦目。一度幻想找个机会见识一下她的衣橱,我相信那绝对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有种职业对妇女的着装要求更加严格,那就是博物馆的解说员小姐。因为这是一个向外展示自己历史和文化的一个窗口,所以解说小姐们的职业装都是典型的传统服装。这种服装被当地人叫做姬米肯尼罗(Jmikenyero)或艾米莎娜娜,面料多采用轻柔材质。整套衣服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直观看去,上衣类似袈裟,一片纱绸披在一侧肩头,里面衬着白色或黑色的吊带衫。曾经就黑白颜色的差异询问过,她们说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决定。衣襟自然下垂在小腹下方。下身一条盖过脚面的筒裙,走起路来,衣襟和裙摆在微风中飘动,整个身体会变得十分轻盈和飘逸。

  姬米肯尼罗虽然很美,但在日常的生活中穿戴起来不很方便,可女人们无法放弃对它的钟爱,慢慢地它就只出现在一些婚礼、庆典之类的重要场合,随之它也就上升到国服的尊贵地位,显贵的地位同时也让它收获了不菲的价格。据了解,一套姬米肯尼罗的基本价格在35000卢朗,中等档次也要在50000朗左右,再高的那就……这对于月收入在60000卢朗左右工薪阶层的家庭来讲,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每一位卢旺达妇女,无论家境富裕还是贫穷,都会拥有至少一套以上的姬米肯尼罗。但奇怪的是我去过这里很多商店,从未有见过这种成衣。出于好奇,我请求我们年龄最大的女雇员带着我去专门的姬米肯尼罗裁缝店去看看。

  走进那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眼睛就不停地四处张望,五花八门的面料整齐的摆放在橱柜里,始终没有看到姬米肯尼罗的踪迹,就连模特身上也不过展示的面料效果而已。一打听才知道,要根据个人的身材来量体裁衣,因为需要定制,所以很难见到成衣。

  不甘心就此作罢,于是央求雇员把她的衣服带来。当我信心满满找来衣架准备展示姬米肯尼罗时,我傻了眼,因为我只看到了一块长方巾和一块折了一个宽边、中间穿了一条绳子的“巨蝠”面料,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姬米肯尼罗?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跑去央求雇员能不能穿上给我展示一下?

  她笑了笑说:好,我就教你怎么穿。只见她先拿起那条长方巾的两头从我左臂腋下穿过,在我的右肩系了一个松散的结,然后又拿起了另外一块……我很惊讶地问她:“这个我能穿?”她笑着说:“当然可以。”她边说边将布料围在我的腰间,将绳子的两端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断将面料往身体两侧推挤,等剩下的面料可以将我围裹起来之后,她在我身后又系了一个绳结,一条飘逸的长裙就这样华丽地诞生了。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姬米肯尼罗其实就是一块花布。卢旺达的女子一般都有三块不同颜色的布:在家时裹一块像超短裙式的浅色花布,出门办事再加一块齐膝盖长的颜色较鲜的花布,若是做礼拜、参加婚礼庆典活动或是赶集市就在外面再裹一块齐脚脖的更加鲜艳的花布。

  我急于想看到穿上姬米肯尼罗的效果,于是穿着裙子就往办公楼里跑,要在走廊里照镜子,可因为裙子太长,我只好两手抓着裙摆,这时女雇员在后面追我,另外一个男雇员看到奔跑的我,叫我停下来。然后告诉我:“姬米肯尼罗不是这样穿的。”我一愣,他又说:“你不要用手抓着裙子,这样不好看。”我说:“我只是怕弄脏了裙子。”他俩连声说不要紧。紧接着男雇员告诉我:“穿姬米肯尼罗千万不能跑,一定要很悠闲地踱着步子,这样才好看。”最后又很礼貌地加了一句:“你穿这个很好看!”

  看到镜中身穿姬米肯尼罗的我,有些飘飘然的感觉,看似简单的衣服里面其实有大乾坤,难怪我会对它一见钟情。卢国的妇女们不仅穿出了它的美,更是穿出了它的精髓所在。一想到刚才奔跑中的自己,脸有些发烧。

  我们早就习惯让生活来支配自己,我们所拥有的东西只是我们在人生舞台上的一个必备的道具而已,我们小心的使用这些道具,唯恐会将它损坏,渐渐地我们就沦为这些道具的奴隶,而忘了原本我们的初衷。如今卢国人给我补上了一堂课,这堂课的名字就叫: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