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中国驻卢旺达大使王雪坤在卢主流媒体发表署名文章《莫让“产能过剩”成为“贸易保护”的伪装》。
文章指出,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大肆炒作所谓中国新能源“产业政策扭曲全球市场”“产能过剩导致不公平竞争”等论调。将“贸易保护”的政治动机隐藏在所谓“产能过剩”的经济话语中,只会扰乱全球供应链的平稳运转,阻碍国际贸易,不利于全球经济绿色转型,造成“双输”局面。
文章指出,欧委会于6月12日发布的关于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欧委会罔顾世贸组织规则,人为构造并夸大所谓的“补贴”项目,滥用“可获得事实”规则,裁出畸高的补贴幅度。事实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竞争优势绝不是来源于政府补贴,而是根植于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完整工业体系和丰富人力资源。
文章指出,中国新能源产业并未存在所谓“产能过剩”。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保有量占比仍然较低,出口销量也仅占全球销量的8%。据国际能源署(IEA)研究,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需求量均远超目前全球供给能力。这表明,当前新能源产品的全球产能还不能满足未来市场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产能不仅没有过剩,甚至还需要不断发展以满足更大市场需求,特别是众多发展中国家对新能源产品的潜在需求巨大。
文章强调,当今时代,各国是相互依存、彼此融合的利益共同体,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只有自由贸易、充分竞争,才能形成全球产能格局的最优解,才能让全球绿色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文章链接:
《新时代报》:
https://www.newtimes.co.rw/article/18103/opinions/please-do-not-disguise-trade-protectionism-as-overcapacity
“今日基加利”:
https://www.ktpress.rw/2024/07/please-do-not-disguise-trade-protectionism-as-overcapacity/
“时间”网:
https://en.igihe.com/opinion/article/please-do-not-disguise-trade-protectionism-as-overcapac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