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落实情况
2012-07-18 23:02
 
2012/07/18

   

  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召开近三年来,中非双方认真执行《中非合作论坛—沙姆沙伊赫行动计划》(20102012年),积极落实论坛第四届部长会各项后续行动,有力推动了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一、中非政治交往与合作不断深化,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互帮互助,政治互信持续增强。

     

  (一)中非高层互访更为频繁。继2009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埃及沙姆沙伊赫论坛第四届部长会并访埃后,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访问非洲。近三年来,非洲共有32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7位副总统或副总理、10位议长访华或来华出席世博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重要活动。中非领导人还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多边场合举行会晤。

     

  中国外长坚持每年首访非洲的传统。三年来共访问非洲16国。非洲33位外长相继访华。此外,12位胡锦涛主席特使或中国政府特使分别出席非洲国家独立庆典、总统就职仪式以及南苏丹建国庆典等活动。

     

  (二)中非多种形式的磋商和对话进一步加强。20109月,杨洁篪外长同42位非洲国家外长和非盟委员会主席在纽约举行第二次中非外长联大政治磋商,达成广泛共识。在双边层面,中国与南非举行国家双边委员会第四次全会,与9个非洲国家举行战略对话或外交部政治磋商,与18个非洲国家举行经贸联委会会议。

     

  (三)中国和非洲国家立法机构、政党、地方政府之间的交往不断深入。双方立法机构保持密切交往,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以及王兆国等6位副委员长相继访非,非洲10位议长、1位副议长和12个专门委员会代表团先后访华或出席国际会议,中国与南非和埃及分别建立立法机构间高级别定期交流机制。

     

  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党继续扩大在治国理政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云山、李源潮、刘淇、王刚等率中共代表团先后访问了13个非洲国家,中方共接待54批非洲国家政党代表团访华或研修。

     

  中非地方政府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活跃。近三年来,又有13对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省、市结为友好姐妹关系;中非双方举办了4届“中非地方政府合作研讨会”。

     

  中非双方在司法、领事等领域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中国同南非、埃及、塞内加尔、尼日利亚等国建立领事磋商机制。中非法律界交流逐步机制化,第一届和第二届中非法律论坛分别在埃及和中国举行。

     

  (四)中国与非盟及非洲次区域组织合作不断加强。中国与非盟高层互访频繁。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应邀出席20121月非盟第十八届首脑会议开幕式和中国援建非盟会议中心落成典礼。这是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非盟首脑会议开幕式。非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副主席姆温查及多位委员相继访华。中国—非盟战略对话机制运行良好,双方还启动了外交政策磋商机制。在务实合作方面,2011年中国向非盟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无偿援助。中国援建的非盟会议中心于20121月竣工并移交非盟方,成为中非友谊新的里程碑。此外,中方专门为非盟举办了两期研修班并向非盟提供多边培训名额,涉及外交、公共行政管理、反恐、扶贫等诸多领域。中方正逐步落实出资150万美元支持“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在非实施护士和助产士培训项目。在和平与安全领域, 中方先后于2010年和2011年向非盟两次提供3000万元人民币无偿军援;2010年和2011年共向非盟在索马里维和行动提供现汇援助120万美元。

     

  中国继续加强同非洲次区域组织的合作。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轮值主席、纳米比亚总统波汉巴和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委员会主席贝霍等先后访华。中方同南共体秘书处举行了首次政治磋商,与东非共同体成立了经贸联委会,还分别与南共体和西共体举办经贸投资论坛。

     

  (五)中方积极支持并参与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支持非盟和非洲次区域组织为解决争端、恢复地区局势稳定所做的努力,重视非洲国家和地区组织自主维护国家和地区和平与安全的愿望,支持非方“以非洲方式解决非洲问题”的理念和实践。

     

  中方继续扩大参与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目前有近1500名维和人员在非执行维和任务,是安理会五常中最大出兵国。根据安理会有关决议精神,并应索马里政府邀请,中国迄已派遣11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和索马里海域实施护航,先后为457批共4700艘各国船舶提供安全保护,成功解救遭海盗袭击船舶43艘。

     

  (六)中非在事关彼此重大利益问题上和重要国际与地区事务中的合作日益深化。中方一贯支持非洲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反对外部势力对非洲内部事务指手画脚。在涉及中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涉台、涉藏、涉疆和人权等问题上,非洲国家始终坚定支持中方立场和主张。

     

  在遭遇重大自然灾害时,中非双方相互伸出援手。中国玉树和舟曲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许多非洲国家表达同情和慰问,并以各种方式支持中方救灾。中方继续向因自然灾害而粮食短缺的非洲国家提供援助。2011年,两次向非洲之角提供紧急粮援和现汇,总额共4.432亿元人民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对外提供的最大一笔粮食援助。2012年中方又向萨赫勒地区有关国家提供了粮食援助。

     

  中非双方利用双边高层交往和多边场合,在联合国改革、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多哈回合谈判、发展、人权、打击海盗等全球性问题上保持沟通、协调立场、相互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中方在各种国际场合一如既往地为维护非洲利益、促进非洲发展仗义执言。中方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利益,推动解决南北经济失衡。

     

  在苏丹、科特迪瓦和利比亚等非洲热点问题上,中国从维护非洲和平稳定大局出发,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呼吁各方通过对话谈判和平解决分歧,在联合国安理会等多边场合加强同非洲国家协调配合,通过双边、多边渠道开展外交斡旋和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发挥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二、新八项举措落实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中非务实合作全面推进。

     

  (一)中非双方加强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对话与务实合作。中方多次派遣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等高官赴非洲与非方交换看法,并在坎昆会议、德班会议、“基础四国”气候变化部长级磋商等重要多边场合与非洲国家保持对话磋商、协调立场,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为提高非洲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中方在非洲国家实施了105个清洁能源项目。

     

  (二)中方着力提升中非科技合作水平。论坛第四届部长会后,中方即启动了旨在推动对非技术转让、扩大共享科技成果的“中非科技伙伴计划”。“中非科技合作圆桌会”于2009年底在埃及成功举办。中方与非洲国家合作开展了88“中非联合研究与技术示范项目”。中方共招收42位非洲博士后来华深造,并向多位完成合作研究任务后归国的非洲科研人员捐赠科研设备。

     

  (三)中方切实兑现增加非洲融资能力的各项承诺。截至20125月,对非优惠性质贷款项下累计批贷92个项目,批贷金额达113亿美元,超额完成承诺。贷款主要用于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项目。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总额为10亿美元的“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累计承诺贷款项目38个,涉及贷款金额9.66亿美元。中国已免除所有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9年底到期的政府无息贷款债务。

     

  (四)中方进一步向非洲产品开放市场。与中国建交的30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全部享受60%输华产品免关税政策,受惠产品数目增至4762个。在该政策推动下,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较快增长。2011年非洲对华出口达932亿美元,同比增长39%20121月至4月,非洲对华出口382.1亿美元,同比增长24.1%

     

  (五)中方继续扩大对非农业合作。近三年来,中方为非洲新建5个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使中方在非洲国家援建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增至20个,成为同非洲国家共享现代农业技术的重要平台。中方还向非洲国家派遣了50批农业技术组。20108月,“中非农业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中非双方就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中非农业和粮食安全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在非开展农业发展项目,向粮农组织信托基金捐款3000万美元,并在该组织“粮食安全特别计划”框架下向8个非洲国家派遣了700多名农业专家。

     

  (六)中非稳步推进卫生合作。中方继续向非洲国家派遣42支医疗队,目前共有1067名中国医疗人员在非服务。中方分别向非洲30所医院和30个抗疟防治中心提供设备、物资和药品,并派13批疟疾防治专家赴非洲27国出诊。

     

  (七)中方进一步加强对非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合作。近三年来,中方共为非方培训各类人员2.4万人,其中包括校长和教师1500名,农业技术人员3000名,医护人员3000名。

     

  在教育领域,中方为非洲国家援建19所新学校,向42所学校援助设备。2010年和2011年中方分别向非洲国家提供各类奖学金名额5710个和6316个。“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顺利启动,20对中非“一对一”合作院校积极开展校际合作。中国还在非洲新开设4所孔子学院,使在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总数达29个,遍布非洲22个国家。

     

  (八)中方积极实施“中非联合研究交流计划”。自20103月启动以来,“交流计划”支持中非智库和学术机构举办14场研讨会,资助中非学者500人次访问交流;支持中非学术机构开展课题研究项目28个。在“交流计划”带动下,浙江师范大学举办首届“中非智库论坛”,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非学术界交流。

     

  三、中非经济和社会领域合作蓬勃发展,合作水平不断提高。

     

  (一)中方进一步加大对非援助力度。继续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重点加强在社会、发展、民生和公益等领域的投入,为非洲国家援建113个成套项目,提供137批物资和13笔现汇援助,承担66个技术合作项目。

     

  (二)中方对非投资快速增长。2011年,对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亿美元,同比增长59%。截至20124月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已超过153亿美元,并呈现出投资总量快速增加、合作领域不断扩大、投资方式灵活多样的态势。非洲已成为中国第四大投资目的地。

     

  中非发展基金运行良好,已全面完成一期10亿美元的投资,兑现了二期增资20亿美元的承诺并稳步推进投资工作。目前,基金共承诺对30个非洲国家的60个项目进行投资,承诺金额达21.83亿美元。中方在赞比亚、埃及、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和埃塞俄比亚等非洲5国建成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众多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入区投资。

     

  (三)中非贸易强劲增长。自2009年起,中国连续三年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中非双边贸易额创历史新高,达1663亿美元,同比增长31%20121月至4月,中非贸易额608.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为加快中非贸易发展,双方进一步加强海关、税务、检验检疫、物流和营销等领域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会以来,中国与赞比亚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合作协定,与7个非洲国家签订了质检合同。

     

  (四)中非企业家大会是中非工商界开展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200911月,第三届中非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在埃及举行,签订项目合同共28.5亿美元。上述签约项目得到积极落实。作为论坛第五届部长会配套活动,第四届中非合作论坛企业家大会将于201271819日举行,中非工商界均期待会议取得更多合作成果。

     

  (五)中非在金融、交通通讯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续有发展。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为非洲开发基金捐资1.29亿美元,并在非洲开发银行股本增资中认购股本7.3亿美元。中国金融机构在商业互利基础上,积极拓展在非业务,仅中国银行就与非洲154家代理银行建立了业务往来。20127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北京承办非洲进出口银行第19届股东大会,此为非洲进出口银行首次授权非洲大陆以外的股东承办股东大会。会议期间并举行了“中非金融合作论坛”,为双方金融界探讨加强合作提供了一次良机。

     

  目前,中国已与16个非洲国家签署政府间航空运输协议,批准2家中国航空公司和8家非洲航空公司开通中非间定期航班。中国每年向国际民航组织实施的“非洲航空安全全面地区实施计划”捐款10万美元。

     

  迄今,非洲已有28个国家成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目的地。中非双向旅客人数快速增加,特别是中国赴非旅客人数增长显著。

     

  四、中非人文领域交流互鉴成果显著,中非友好迈上新台阶。

     

  (一)中非文化交流与合作快速发展,打造了一批以“文化聚焦”为代表的品牌项目。在20102012年“非洲文化聚焦”活动中,非洲艺术家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和展览;“2011中国文化聚焦”在30余个非洲国家开展了130多个项目。中非政府和民间文化交流和对话不断完善,中非文化高层互访共计21起,中方与非洲15国签署政府间文化协定或执行计划。在“中非文化人士互访计划”支持下,中非文化艺术界专业人士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

     

  20126月,首届“中非文化部长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中国和45个非洲国家的文化部长或代表出席,标志着中非文化高层战略对话机制的正式建立。

     

  (二)中非青年、民间交流更加深入。首届和第二届“中非青年领导人论坛”分别在纳米比亚和北京成功举行,中非青年交流与对话平台建立并走向机制化,青年将为传承中非友好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过去三年来,中方共向埃塞俄比亚、突尼斯、加纳等非洲国家派遣青年志愿者137名。

     

  20118月,首届“中非民间论坛”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会议提出了“增进民间友好、促进务实合作、推动世界和平”的中非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三原则。第二届“中非民间论坛”作为论坛第五届部长会配套活动,于201271011日在中国苏州举行。中非民间论坛为双方民间组织定期交流搭建了桥梁,并发挥了促进民意沟通、民间友好和民生合作的重要作用。

     

  三年来,中国与南非、津巴布韦、马拉维、莫桑比克等非洲国家的民间组织开展合作,联合举办了白内障治疗、艾滋病防治、物资捐赠等公益活动。中国在非企业和侨民积极投身非洲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教育、医疗服务、社会救助、防灾减灾等作出了贡献。

     

  (三)非方积极支持中方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50个非洲国家、非盟和部分非洲次区域组织参展,43位非洲国家领导人或外长来华参加世博会有关活动。非洲联合馆和非洲多个国家独立馆以其独特的非洲风情吸引了2000多万名中外游客,成为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展馆之一。

     

  五、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

     

  近三年来,论坛延续了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对话磋商机制继续高效、顺畅运转。中非外长第二次联大政治磋商和论坛第八届高官会成功举行,达到预期目的。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处与非洲国家驻华使节举行了近10次磋商,为推动论坛第四届部长会后续行动落实,做好论坛第五届部长会筹备工作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协调与配合。

     

  201179,中国与南苏丹共和国建交,南苏丹成为论坛大家庭的新成员。201110月,论坛第八届高官会决定接纳非盟委员会成为论坛正式成员,进一步扩大了论坛非方的代表性。

    

  在中非双方的共同鼓励和支持下,论坛框架下的分论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中非农业、科技、法律、金融、文化、智库、青年、民间、妇女等分论坛纷纷举行,有些还实现了机制化,进一步拓宽了中非合作的领域、丰富了中非合作的内涵、激发了中非合作的活力,论坛引领中非关系全面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